​上海交通大学“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赛事解读和教学经验分享会在线成功举办

2022-10-28 20379

    10月28日下午,生医工、环境、材料三院联合举办的“上海交通大学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赛事解读和教学经验分享会”以在线的形式成功举办。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张瑞对青教赛赛事进行了详细解读,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梁如冰和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田晓华分别作了参赛经验分享。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白景峰、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刘萍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朱申敏参加本次活动并致辞。来自生医工、环境、材料三个学院40余名青年教师在线上参加了此次活动,会议由生医工郭妍老师主持。

    张瑞向参会老师介绍了青教赛的背景。青教赛考查的是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除对参赛选手的年龄有精确要求外,对职称等不作要求。参赛环节包括教学设计(20分)、课堂教学展示(75分)和教学反思(5分)。上海交通大学第七届青教赛于10月启动,并将于12月举办校决赛。参加校决赛的选手需要提交5个教学设计和教学节段展示材料,比赛当天抽签确定参赛节段。为更好助力老师们做好参赛准备,近期教发中心将组织教学设计工作坊和获奖教师示范课等活动。同时,张瑞结合近年指导本校教师参加青教赛时积累的经验,建议老师们重点关注如何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如何融入课程思政等方面,并结合评分细则给出详细建议。希望每位老师通过参加青教赛,反思和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建的目标。

     梁如冰回顾和梳理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学新手备战青教赛的历程。她认为,参加教学比赛对于青年老师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在备赛过程中她得到来自学校、教发中心和学院的大力支持,得到教学名师、教育教学研究专家的全面指导。不仅对课程内容重新进行了细致梳理、凝练和再提升,教学逻辑性系统性增强,而且个人教学理念和教学技巧也有了质的飞跃,个人教学水平得到了全方位提升。梁如冰以参赛课程《微生物的世界》为例,详细介绍了教学内容选择要注重学术性和饱满度,教学设计要考虑完整性,注重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和参与度,巧妙设计板书等,并对课堂教学展示环节和教学反思环节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分析。她通过“病毒的进化与流行”这一参赛节段的展示,形象模拟了比赛现场。梁如冰建议参赛选手应多参加教学培训,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技巧;通过分段试讲、实战模拟,逐渐积累经验;并不断通过专家指点和同伴交流,反复打磨,精益求精。她希望每位老师都能享受比赛的过程,立足教书育人的根本,站好三尺讲台。

    田晓华结合自己参加青教赛的经历,建议参赛选手在备战青教赛的过程中,要从“有认识,有决心,有内容,有意思”这四条出发,做青教赛“四有”新人。“有认识”方面,田晓华认为青教赛是一个提升个人教学质量、梳理教学思想、优化授课内容的机会,参赛选手们一定要认真组织教学内容,从内容设计、互动环节、教学方法等多角度出发不断完善。“有决心”方面,他以自己参加的几次教学竞赛的“痛苦”经历提醒参赛老师,准备比赛的过程非常艰辛、周期较长,应抱有坚定信心,充分享受比赛过程。“有内容”方面,他强调,授课内容的选取必须经过反复斟酌,应具有完整的框架、清晰的目标、严谨的逻辑、引人深思的技术问题、恰到好处的思政内容、必要的板书微课、豁然开朗的WOW MOMENT等。“有意思”方面,他建议把讲课变成“讲故事”,能让观众发自内心觉得有趣并收获知识。田晓华最后以自己的参赛节段“载波侦听多路访问与冲突避免”为例,生动再现了精彩一课。

    本次活动得到了学校教发中心、三个学院教发分中心的大力支持。跨院系联合举办教学培训和交流,有助于促进不同学院和学科之间的教师在教学方面互助交流,希望未来有更多的教学联动活动,助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