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抓住学生成长“灌浆期”,引导低年级本科生树立行业理想,搭建本研学生间朋辈教育探索交流平台,3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20余名低年级本科生及部分硕博骨干,前往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进行教育实践学习,迎接“雪龙号”以及第三十五次南极科考队员凯旋。在参观学习、交流实践中涵养家国情怀,坚定“美丽中国”理想。本次实践活动特别邀请了本次南极科考队员、环境学院张波研究员进行讲解分享,由党委副书记陈哲老师带队参加。
张波研究员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水体污染控制,曾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期间进行了一系列大型水域水质的监测和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练就了过硬的专业技术。张波老师在本次南极科考中承担的主要任务是调研企鹅聚居区的水质要素和环境污染物,助力中国在南极首个阿德雷企鹅保护区的建设。她也是此次赴南极罗斯海战考察的24名队员中唯一一位女科学家。
本次行业实践适逢“雪龙号”顺利抵达基地,靠岸休整。同学们非常幸运登上“雪龙号”,置身于科考队员们曾生活、工作、作业的环境之中,聆听张老师内容丰富、幽默风趣的分享,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张老师从如何结缘南极科考、南极科考具体作业任务以及切身经历感受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谈及结缘南极科考,张老师坦言“机会一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正是多年的潜心学习研究让她在水体污染控制领域练就了过硬的专业技术,成为本次科考企鹅聚居区环境本底调研人员的首选。随后张老师带同学们参观了“雪龙号”上的实验室以及采样、监测等设备仪器,讲述了在南极极端环境下克服积雪狂风、遍地巨石、时间紧、任务重等恶劣条件,进行水、土壤、大气等样本的大量采集工作。张老师说这个过程是对自我体力与技术的磨砺,也是对团队协作精神的考验。最后张老师表示这“确实是一次终身难忘的经历”,这次参与南极科考不仅仅是简单的个人选择和行为,更是身为交大环境人,对母校荣誉、对国家建设的支持,对地球生态保护的贡献。她说在环境领域能够做、需要做的事越来越多,鼓励同学们要潜心深入学习研究,在科研上葆有持之以恒的专注和永不放弃的精神,积累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与专业技术本领,抓住机遇,为美丽中国乃至全球生态的保护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两个多小时的参观交流却让同学们对于环境行业的触角与边界有了更加广阔的认知,更多的渴望与想法希望能够付诸实践。
2018级本科生梁家豪说:“曾看过南极之恋被那一片纯洁的天地所吸引。高考后来到心心念念的交大环境专业,更加了解了南极之于地球生态环境的举足轻重之地位,当得知学院张教授便在第35次科考队伍中并刚刚抵达基地时,迫我不及待地想见到无数次响起在耳边的雪龙号。在基地中,亲身所见所闻,我渴望也能去见证地球数亿年气候变化的冰芯。雪龙归来,我,该启航了!”
2016级本科生江盼宇说:“当“雪龙号”三个大字闯进眼帘的时候,我感受到这艘极地考察船气势磅礴,更感受到船上列队走出的科研人员与工作人员那种惊人的精气神。这种精气神,我想就是为祖国的极地环境研究奉献的信念,是经严霜而不颓靡的坚韧!交大环境专业近三年的学习,让我逐渐坚定做一个环境人的想法,希望我也能传承这风雪磨砺出的精气神,在环境的领域中勇往直前!”
本次行业实践教育结合了环境专业教学科研与国家科考实践工作,通过实地参观“雪龙号”,与张波老师交流互动,同学们充分感受到了环境科学在前沿实践与生态保护中的重要意义,增进了环境学院本科生对于环境行业与前沿科研的了解,加强同学们的专业认同感,引导树立了行业情怀。希望同学们在今后潜心学习科研,不负交大环境人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