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第十一届长三角空气质量管理技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3-09-06 15881

    8月31日至9月1日,由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与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环境科学学会承办的第十一届长三角空气质量管理技术研讨会在上海顺利召开。本次国际会议聚焦“长三角区域空气污染物精细化监测管控与温室气体监测”主题,邀请国内外专家从管理和技术层面分享碳污协同减排、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网络设计与数据应用、臭氧防控策略与实践、污染物精细化监测与管控等方面的先进做法与经验。研讨会邀请长三角及重点城市群的空气质量监测、管理部门及相关科技人员共同出席。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罗海林,上海交通大学副教务长吴静怡,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俞立中,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中国区首席代表付璐等为会议致辞。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务长吴静怡作会议致辞

    吴静怡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我国在低碳能源绿色转型方面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显著进展,空气污染防治成就巨大。上海交通大学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形成了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实践精神和领导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队伍,致力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研发工作,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同时积极引导青年学子关注并参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培养能够胜任各项任务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与同行专家学者、海内外朋友一道,共同为生态文明建设汇聚聪明才智,推动长三角区域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曹心德主持会议

    本次研讨会瞄准行业的热点问题、前沿问题,为长三角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国际视野和中国智慧。针对碳污协同减排这一前沿话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贺克斌回顾了污染治理历程,并就基于融合清单及模型预测的城市尺度碳达峰和协同减排路径给出了分析思路及研究方法,为碳监测如何在双碳行动中发挥作用提供了启发。特邀外方专家、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Jorn Herner分享了美国温室气体监测网络的设计、应用和排放量核算方法,并介绍了基于卫星遥感、飞机航测实施温室气体排放监管与减排的实施案例。北京大学教授胡敏、挪威国立空气研究所主任Leonor Tarrasón、香港浸会大学教授高蒙、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高级工程师李亮分别围绕PM2.5及O3协同防控、全球变暖和双碳行动背景下的监测、预测技术发展与应用作分享报告。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宁治、成都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谭钦文以及上海市环境科学院大气所所长黄成分享了网格化监测技术应用、污染源管控思路与实践案例和区域精细化管控技术与对策等方面的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首席研究员程金平就双碳目标下碳监测与应用思考议题作报告

    线下参会人员还围绕臭氧防控技术、碳监测、重大活动和应急调控等三项主题开展分组讨论,共同交流会议心得,并围绕各自议题就江苏和上海臭氧污染变化形势、碳污同源清单编制、温室气体监测网络设计与应用、亚运会及进博会等重大活动保障监测预警技术作技术分享。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部分师生与参会代表合影

上海交通大学部分志愿者代表合影

    本次长三角空气质量管理技术研讨会搭建了科技研发与成果应用之间的桥梁,为各位生态环境领域专家学者交流合作提供平台,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技术路径与管理模式,环境学院也将勇担使命,为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质量改善持续贡献交大环境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