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一等奖”“科研成果二等奖”!环境学院两位教师获学校表彰

2025-09-26 58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推进“人才强校”主战略,加快推进“学在交大”,增强广大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在全校形成爱岗敬业、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学校开展了2025年“教书育人奖”评选、“科研成果奖”认定工作。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共两位教师获奖。其中,何圣兵教授获“教书育人奖”一等奖,缪炎峰副研究员获“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风采展示

何圣兵

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学院河湖水质净化与水生态修复科研团队负责人

    何圣兵教授在交大环境学院教书育人二十二载,课堂教学承担本科生和硕士生的教学任务,科学研究致力于湖库水质净化与水生态修复、低污染水体的高效脱氮除磷。主讲本科生课程《水处理工程设计》于2025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讲研究生课程《水体富营养化》于2022年入选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曾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等荣誉。人才培养方面,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锤炼本领、涵养情怀,推动多个水环境治理工程落地,着力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就业引导方面,他指引学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已指导硕博士毕业生34人,高水平就业率达91%;毕业生遍布政、产、学、研一线,多人已成长为科研骨干和行业栋梁,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专业力量。

缪炎峰

副研究员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学院光电能源与资源化学团队成员

    缪炎峰副研究员(赵一新教授团队)此次获奖项目为“杂质修复界面工程实现高效率钙钛矿模组”。2024年9月26日,团队在Nature发表了题为“Impurity-healing interface engineering for efficient perovskite submodules”的研究论文。该工作设计开发了一种杂质修复的界面工程新策略,解决了工业化大规模制备钙钛矿模组中面临的大面积引发杂质累积效应的关键科学问题,成功实现了光电转换效率超过22%的30 cm × 30 cm大尺寸高性能钙钛矿光伏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