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潘恒宇:平凡之路

2020-10-21 292009

时间飞逝,转眼就到了即将毕业的日子,在这四年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光中,有过泪水,有过欢笑,有过失败,有过成功。最重要的是我一直恪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在科研的路上努力学习,不懈奋斗。目前我国面对资源环境问题带来的可持续发展挑战,影响人民福祉,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直树立在我心中,因此我选择了环境规划管理相关研究,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积极阅读国内外研究文献,结合现实问题,找出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规律和解决办法。先后针对我国城镇化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工业生产系统资源环境问题、循环经济发展、矿产资源真实价值核算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四篇SCI论文。我依然清晰记得刚踏进上海交通大学时,我了解到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建校伊始,学校即确立“求实学,务实业”的宗旨,提出了“须知吾人欲成第一等学问,当为第一等学问;欲成事业,当成第一等事业;欲成人才,当为第一等人才。而欲成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必先砥砺第一等品行”的目标,这些语句深刻的在我脑海里回响,我感受到了作为交大人的使命和担当。

我刚到课题组时,导师耿涌教授向我们讲述了环境人的使命和担当,他国际化的视野、严谨而富有创造力的思路、雷厉风行的作风、敏锐的学术视角都让我收获颇丰,时常鼓励课题组同学“责任、信心、胆识、拼搏、感恩、宽容”,并以自身在加拿大刻苦攻读博士学位的经历鼓励我们,严格要求我们的学习,并以身作则,每天早上7点之前就到办公室工作。从他的身上,我学习到了拼搏和刻苦、自我严格要求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博士一年级,我勤学苦练,夯实基础,阅读大量文献,积极参加课题组组会,并与导师交流学术的想法,学习了环境管理领域方法,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针对目前资源,提出了针对工业生产系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评价框架体系,为我国实现绿色增长奠定了理论基础。博士二年级,我意识到向专家请教以及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参加国际会议,邮件联系等方式我积极向领域专家学者请教问题,与环境管理领域许多专家学者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在与专家学者的交流过程中,我不断加深理论学习,扩展研究视角,对于学科前沿研究以及热点学术问题有了较为深入的把握。其中,在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Studies, NIES)交流学习过程中,学习了日本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技术及管理方式,心中产生了优化我国垃圾处理技术及管理的理想,以此为契机,我对我国市政垃圾填埋处理沼气发电技术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做了评估研究,并将成果发表在能源类顶级SCI期刊《Energy》上。博士三年级,我认识到科学研究应该立足于实际问题,环境管理领域更是如此。在课题组项目支撑下,我作为主研,实地调研了云南省洱海流域的大蒜替代种植情况,针对洱海流域种植业存在的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我调研了当地农户,种植行业公司,当地农场,大理州、大理州各级政府部门,洱海管理局等等,通过核算大蒜禁种与替代种植后的蚕豆、油菜等作物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提出了大蒜替代种植的补偿标准。通过对利益相关方的深入访谈,在考虑产业结构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我和课题组同学一起提出了7 种针对洱海流域种植业生态补偿优化模式,从而初步解决洱海流域种植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博士四年级,我凝练目前我国城镇化背景下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关注了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并提出2020年城镇化率在2012年的52.6%水平提高到60%左右,2008年和2014年世界银行的两份关于中国城镇化的报告以及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的2018世界城市化展望研究报告(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 2018)做出了相似的预测结果,即中国城镇化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左右,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80%。通过文献学习,发现快速的城镇化在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挑战,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愈加突显。全球城市贡献了66%以上的能源消耗和70%以上的碳排放,全球泛热带地区从2000年到2030年间由于城市扩张导致的植被生物量损失估计为1.38 PgC。在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物特别是细颗粒物(PM2.5)导致的健康影响十分严重。2014年,31个主要城市(4个省级城市和27个省会城市)PM2.5浓度达到23-124μg/m3,平均65μg/ m3,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导水平10μg/m3的6倍,有研究表明我国国民在2015年由于暴露于PM2.5造成的福利损失达到2480亿美元。发现城镇化通过改变土地利用结构,温室气体排放等途径影响着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洪水,净化空气,净化水质,提供淡水等生态系统服务为人类提供福祉的能力也随之受到影响。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我国城镇化水平还将持续大幅提高,如何优化城镇化下生态服务管理是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我以上海市为研究对象,厘清了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关系情况,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出参考建议。总的来说,在博士科研学习中,我每天从早上八点工作到晚上十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勤奋刻苦不一定能成功,但没有努力奋斗一定不会成功。

在科研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身体健康是做好科研工作的前提条件,因此我积极锻炼 身体,每天运动一个小时,培养了篮球、游泳、健身和跑步等体育爱好,并参加了学院组织的篮球比赛,上海市游泳比赛等体育项目。同时作为党员,我时刻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观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仪式后,我为祖国的强大感到骄傲自豪,立志要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与课题组同学一起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我同时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和大局观意识。在课题组外国留学生刚到学院时,我不顾酷暑,帮助留学生寻找住宿,解决就餐问题。课题组同学生病时,我组织大家到医院看望,和课题组同学建立了深厚的同窗感情。

面向未来,我立志成为高校老师,深入学习《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时刻做到坚定政治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爱国守法,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宪法原则,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努力传播优秀文化,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潜心教书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关心爱护学生,严慈相济,诲人不倦,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坚持言行雅正,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举止文明,作风正派,自重自爱;遵守学术规范。严谨治学,力戒浮躁,潜心问道,勇于探索,坚守学术良知,反对学术不端;秉持公平诚信,坚持原则,处事公道,光明磊落,为人正直;坚守廉洁自律,严于律己,清廉从教。刚开始来到交大的时候,认识到自己的演讲方面还存在不足,我在课题组组会做报告时十分紧张,因此我积极参加了各种形式的论坛会议包括学院组织的研究生论坛、韩国高丽大学IIES 论坛等,同时我在论坛上做了学术报告,锻炼了自己的演讲能力,从上台紧张颤抖到现在的从容不迫,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了心理障碍,具有信心,具备了高水平演讲能力。“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通过博士阶段的学习,我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面向未来,我将不忘环境人的初心,牢记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的使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坚信在未来的不懈努力与坚持下,一定可以做出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