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大的两年半像是一次漫长而又丰富的旅行,兜兜转转走到终点,发现毕业的含义更像是一簇促使我回望的际遇。回望的片刻,过往的记忆浮现在眼前,那些在实验室里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试剂仪器,在课堂上结识的良师益友,还有在宿舍里停不下来的唠嗑和对未来的憧憬,一点一点成为我内心的坚定,催促着我不要停下脚步,继续前行。
初见
和交大的初见源于2014年的九月,在燥热的蝉鸣中,我第一次来上海,目的地是与交大一路之隔的华东师范大学。当我站在华东师范大学西门的莲花南路路口时,第一次看到了路对面的上海交通大学紫气东来门,朱红色的宫殿式大门,绿瓦红墙。就在隔路相望的那一瞬间,谁能想到四年后的我,也成为了一名交大学子呢。
那时候的我怀着对上海这座大城市的向往,怀着对世界的无限好奇,在高考后填报了华东师范大学。因为填报的是提前批,所以我早早的在七月中旬就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录取的专业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虽然环境科学与工程并不是我的第一志愿,但是作为理科生的我好像是冥冥中注定要成为了一名环境人。值得庆幸的是,我在数理化上的优势让我在应对环境专业课时更显得心应手。由于环境学科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从大一到大三都安排了满满当当的课程,除了环境科学导论、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等专业课的学习,培养计划里还需要我们继续学习大学物理、分析化学、普通生物学等必修课程,进一步夯实基础理论知识。大二分专业时选择了环境工程后,日常生活就与工程制图和水处理、大气处理工程设计相伴了,回想起那时候每天与CAD、工图板、丁字尺打交道的日子,我觉得又辛苦又有趣。
或许是因为适合这个专业,或许是因为遇到的老师们都有着作为环境人的责任与担当,又或许是心中的坚持告诉我不该止步于此,我在本科三年级时抓住了保研的机会,也是这次机会让我能够进入到心中梦想的学府——上海交通大学继续读研,成为一名专业素养过硬的合格环境人。
相识
因为一路之隔,我在本科的时候偶尔会骑着单车来到交大感受不一样的学习氛围,如果说师大的气质是一草一木中流露的文人墨客的温柔,交大的气质更像是一种自信而又聪明的踏实,是每个角落里浓厚的学术氛围和生活交融的魅力。很幸运的是,我在2017年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优才夏令营”正式与交大相识,也在那个夏天,我开始期待一段新的际遇。
我还记得夏令营开营的前一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交大报道,在后来听过无数次报告会的环境楼报告厅领好了夏令营的活动T恤,带着一丝激动与紧张期待着第二天的开营仪式。夏令营的第一天从老师们和营员们的合影开始,来自各个课题组的老师和学长学姐们轮流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在交流和实验室参观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交大环境学院在环境研究上的坚持与努力,学院的墙面上书写着一代又一代的交大环境人所创造的成就,每一位老师都是以真诚之心欢迎我们加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天晚上的交流会,曾经也是通过夏令营加入交大的学长学姐们热情的为我们答疑解惑,用亲身经历缓解第二天大考之前的紧张气氛。带着学长学姐们给予的勇气与之前有所准备的信心,我在第二天的中英文笔试和面试中表现正常,收获了自己满意的成绩,我离成为一名交大人,继续在专业上有所增进又近了一步。
夏令营结束后,我主动找到了曾经在交大任职的陈雪初老师,向他表达了我想要去交大继续读研的决心,在学习了水处理工艺和陈老师的湿地生态学后,我对水处理方向产生了兴趣,加上我的本科毕业论文方向也是如此,因此在他的介绍和推荐下,我联系了何圣兵老师课题组的黄荣振老师,开启了我的科研生涯。和黄老师第一次见面是在保研报名前的周一,我们约在他的办公室聊了聊对于研究生的规划,在我还有一点局促不安的时候,黄老师热情的介绍了他的研究方向,关于湿地,关于植物水槽,也是在老师的亲自带领下,我参观了藻类培养实验室。这一次谈话黄老师提出了他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我也提出了我对科研的看法,这让我觉得很踏实,像是在进入科研的道路上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我们在科研方向上达成了共识。
同行
当我正式成为了一名研究生时,我深知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最大差别是我们的学习生活不再是单一的专业课学习,更重要的是在科研上有所突破。在适应了研究生生活半个月后,我在导师和师姐的帮助下快速上手了实验,尽管研究生一年级的课程非常繁重,专业课、英语课、数学课带来的重压却并没有拖后我的实验进程。那时候我经常上完上午的课程就匆匆吃了午饭赶回实验室做实验,争取在下午上课前做好实验准备,充分利用空闲的时间来进行新的尝试。我想是因为努力总是有收获的,也正是因为先前的师兄师姐们打好了基础,我在研究生第一个学期就完成了第一个实验。
如果说第一个实验是在导师的指导和师姐的帮助下完成的,接下来的第二个实验真的是历经了多次的摸索才有了好的结果。要将一个实验想法落实下来不是一件容易事儿,拟好了实验方案后与导师讨论总是能发现很多细节上的小问题,再到预实验的开展过程中又会出现一些没有考虑到的突发状况,但就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我渐渐明白了科研的意义就是要不断地向着更好的方案努力,持续突破自己。在实验之余我开始了小论文的撰写,相比于实验的可操作性和熟练性,论文的撰写有点摸不着边,尤其是对于从来没有论文发表经验的我来说,写出一篇英文论文就像是挤牙膏一样,从论文的框架到措辞再到各部分的串联,一点一点初稿成型,然而这才是万里长城的第一步。黄老师在收到初稿后一章一章先帮我理出了结构,对于论述不到位的地方也给出了他的建议,修改论文的那段时间,黄老师时常就论文的细节与我直接讨论,正是在那样密集的讨论与修改中,我好像找到了一点写论文的门道,小论文也最终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期刊上发表。
科研上的小有成就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更有信心,我积极地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一起奋斗的小伙伴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在专业知识的不断碰撞中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与知识面。在中国环博会上,我和其他两位同学代表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参加了德国水协举办的中国高校竞赛,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获得了二等奖。在规划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时,我学会了如何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去实践环保,在统筹模拟环博会行程报告时,我接触到了当下最先进的环保设施和环保理念。在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们小组基于加拿大的气候数据和中国南海的海温数据模拟了全球变暖的趋势,最后形成的报告获得了二等奖。在这次团队协作中,我看到了环境研究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踏实专研,更是不同学科交融中的新角度新方法,我也意识到,学习是要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的。此外,作为交大环境人,我在研究生期间争取到了去云南洱海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亲眼看到了孔海南老师在水体富营养化课上传授的一代又一代洱海保护者的成果,站在洱海边上倾听了那个长达十多年的“老人与海”的故事,也是在那短短一周的时间里,我明白了作为环境人融在山川湖海里的担当。
再出发
时光匆匆,短短三载一晃眼就过去了,上一秒我好像才站在本科毕业的路口,怀着熟悉又陌生的期待从东川路500号穿过莲花南路来到东川路800号,下一秒又随着时代的洪流来到了进入社会的入海口,带着些许的不确定和一腔热情奔涌向前。回望在交大求学的日子,我不光收获了更专业的知识,同时也结交了让我收获宝贵回忆的挚友和老师。村上春树说:“你要记得那些黑暗中默默抱紧你的人,逗你笑的人,陪你彻夜聊天的人,坐车来看你的人,带你四处游荡的人,说想念你的人,是这些人组成你生命中一点一滴的温暖,是这些温暖使你远离阴霾,是这些温暖使你成为善良的人。”我很感谢在研究生阶段遇到了适合自己的科研导师黄荣振老师,黄老师总是用幽默的言语让我在面对科研难题时坚持下去;我很感谢在我什么都不懂的时候耐心带我走了一遍又一遍实验的周川琪师姐,师姐总是用她的踏实和沉稳为焦头烂额的我带来安定;我同样很感谢从华师大起就陪在我身边给我加油打气陪我度过青葱岁月的七年挚友们,你们总是用面对人生变幻的勇气带给我力量。接下来的路还需要继续走下去,我会带着光亮继续前行。相遇,为确认来处,分离,因笃定了方向。从交大毕业后我将成为一名选调生,在祖国需要我的地方发光发热,我也会像做科研一样,踏踏实实为人民、为祖国、为绿水蓝天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