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 环院献礼】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2021-04-25 41014

    1927年10月,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开辟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以其“地利人和”,中国共产党以其艰苦卓越的斗争与开天辟地的探索,造就了中国革命的摇篮,点燃播撒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小到生命个体,大到政党组织,谋生存求发展的基础不仅在于血肉之躯与物质条件,还在于理论指引与精神激励。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强大的革命精神谱系与饱含红色基因的精神内核。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站在开国元勋、牺牲烈士照片墙和烈士英名录前,他深情地说,“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同时,他强调“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理想与创新

    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中国共产党从人员到组织都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革命理想高于天”,始终引领中国革命的方向,支撑中国共产党发展前进。

    在艰苦无比的井冈山革命岁月中,对中国革命的前途与命运的判断是很多人的忧虑,甚至在1928年春季,在湘赣边界的军民中流传着“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这一悲观情绪很快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一思想如果不能得到彻底肃清,则“可能像瘟疫一样传染着一大片人,成为四军坚持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最大障碍”,当务之急便是从根本上解答疑问,端正思想,坚定信仰。1928年5月,中共湘赣边界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从理论上回答了“中国革命根据地与中国红军是否能够存在和发展的问题”,有力批判了右倾悲观情绪。在数个井冈山的寒夜中,毛泽东裹着薄毯,就着一根灯芯的光亮,驱散四方民众心中的隐忧。他写下了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第一部分《政治问题及边界党的任务》,即后来为人传颂的著名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他从理论上解答了军民的困惑,从精神上鼓舞了广大党员群众的士气,从理想上坚定了民众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与信心,在井冈山燃起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校正了中国革命的航向。

    洪流滚滚,巨轮向前。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发展阶段,将会遭遇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问题,面对无数更加复杂的风险和挑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在学习革命前辈的理想追求中,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把坚定理想转变为执着行动,把崇高信仰转变为勇气担当,全力办好中国自己的事情,锲而不舍地实现既定目标。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思想路线。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坚持“中国的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排除万难,力排众议,顶着巨大压力,摒弃苏俄的革命模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将革命的中心从城市转向农村,带领广大军民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事实证明,这是一条完全正确的创新道路。实事求是,勇闯新路的创新精神,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的精髓,也是中国革命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中国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其最本质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主自强,强调自主创新。

    艰苦奋斗与依靠群众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也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要素之一。在革命斗争时期,井冈山上的物资供应匮乏。在红军上山之前,这里就有“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的说法。加之井冈山山地丘陵面积占全境的85%,交通闭塞,生产力水平低下,毛泽东坦言,“边界的经济,是农业的经济,有些地方还停留在杵臼时代”。红军的到来和敌军的封锁加剧物资供应压力。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红军指战员,无所畏惧,在生活方面厉行节约,在生产方面艰苦奋斗,开展挑粮上山运动,留下了“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的动人故事。井冈山军民用超越常人的意志战胜无法想象的困难,用一往无前的乐观对抗现实的重重磨难。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荆竹山宿营,为上井冈山做准备。由于军队成分复杂,不少从旧军队过来投奔革命的士兵身上还带有旧军阀作风,而农军中小农意识较为浓厚,且文盲率高。因此,毛泽东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从日常行为入手,用通俗的语言,朴实的行动,带头垂范,制定了道理简单,易懂易行的“三大纪律”,即行动听指挥;筹款要归公;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

    严明的群众纪律不仅整肃了军队的组织体系与精神面貌,也培育了感人至深的军民鱼水情。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第三展厅中印着朱德在井冈山说过的一句简单而不平凡的话语—“我们要与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这不仅是历史的印记,更蕴含着党与人民的深情厚谊。在国民党第二次围剿中,敌我力量悬殊,井冈山群众自觉聚集了总人数3万人的赤暴团,配合红军最终取得了永新困敌的胜利。在黄洋界保卫战,同样是面临敌众我寡的艰险境地,井冈山群众与地方武装配合红军第三十一团,不分昼夜地修筑工事,挖壕沟,运石块,制檑木,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气定神闲来自于军民团结的“森严壁垒”与“众志成城”。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总结中国抗日战争经验时说,“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人民群众是壮大中国革命的力量源泉,是持续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人民群众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中国共产党最坚实的依靠,最深厚的力量来源。在革命战争时期,“唤起工农千百万”,齐心协力干革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更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群众路线作为根本工作路线,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共产党持之以恒的奋斗目标,才能依靠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光辉的历史伟业。

    守望与传承

    一座山,辉映历史;一种精神,照耀未来。在当代,井冈山精神继续指引着我们前进。

    “一定要让人们记住红军故事,记住红色历史。”这是毛秉华老人的初心,也是他的使命。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来到井冈山八角楼革命旧址群慎德书屋,看望了6位革命烈士后代和先进人物代表,其中就有时年87岁的全国道德模范毛秉华。

    自1968年调任井冈山博物馆馆长起,毛秉华就成为“井冈山精神”第一宣传员。50年间,毛秉华义务作了1.5万余场井冈山精神宣讲报告,平均每年讲课300次,覆盖听众达220万人次。

    2018年7月,毛秉华因病逝世,但他的事业后继有人。

    2017年11月15日,毛秉华的孙子毛浩夫在井冈山茨坪革命旧址群的教学点为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现场教学。

    在毛秉华的鼓励下,海外留学归来的孙子毛浩夫从南昌辞职返回井冈山,开始跟着爷爷学习党史。

    如今,毛浩夫是江西干部学院现场教学老师。在他看来,这是一种使命的传承,“爷爷一辈子都在守望井冈山精神,我要接过他的接力棒,让井冈山精神的火种生生不息”。

    正是像他们这样一代代人的执着坚守与传承,井冈山精神才能跨越百年时空,在当代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