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院三位教师在上海交通大学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奖

2022-01-10 113636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上海交通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和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打造教学改革的风向标,上海交通大学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于2021年11月正式启动,并于近日圆满落幕。环境学院赵玲获正高组三等奖、李金花获副高组三等奖、李彭获中级及以下组二等奖。

    本次大赛由教务处、教学发展中心、校工会和人力资源处联合举办,教学发展中心承办,共有来自全校18个学院的38门课程报名参赛。大赛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和教学设计创新汇报。大赛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网络评审,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和教学创新成果报告,第二阶段为现场评审,内容为教学设计创新汇报。最终,依据网络评审与现场评审的总成绩进行评奖。

    环境学院高度重视本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依托学院教学发展分中心,积极策划,认真准备。不仅组织了“课程教学创新与教学设计”专题教学发展活动,邀请校内专家、教学竞赛获奖教师和院内资深教师分享教学创新的经验和做法,还对参赛教师的材料准备进行了详细解读和专题辅导。

赵玲:专业基础课程“电影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赵玲,研究员,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土壤-地下水污染物的处理技术、生物质基环境功能材料的研发和生物质碳的转化固定及碳足迹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土壤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重点项目,发表期刊论文70多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30多篇,获专利授权10余项。教学方面,主讲本科生课程”环境土壤学”,参讲”土壤-地下水污染修复工程(研究生全英文课)”、”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研究生全英文课)””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学导论”等课程。作为骨干教师完成教学改革项目“环境学导论课一体化教学模式:问题导向-案例分析-多元考核”,发表教学论文1篇。曾获上海交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和烛光奖等荣誉称号。

    “环境土壤学”是立足于新兴的土壤学并与环境科学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是环境工程领域的基础课程,为培养土壤污染修复工程技术人才及地学方向科研人才奠定基础。针对”环境土壤学”课程知识点繁多,且逻辑性不强的问题,赵玲老师从“内容重构、形式创新、过程设计、前沿穿插、目标升华”等方面进行了教学创新。通过把知识点分类,形成“一节课一个主题,一个元素一个故事” 的“电影桥段教学模式”;通过重构教学逻辑,强化土壤发生发展史,每节课由学生身边环境问题引出,由浅入深;通过将最新的学术热点与课程结合,穿插教师个人研究成果,教授知识的同时启发科研思路。课程渗透着对环境问题的热切关注、对地球家园的热爱和对国家发展的认同,做到“堂堂有思政、句句有思政”。将枯燥的“知识点传授”课打造成一场“探索大自然的奇幻旅程”,形成了一套可推广的“电影式”教学模式。

李金花:“三维立体式”教学实践与探索

    李金花,副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评价、监测与规划及环境功能材料在环境中的应用等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及省部级重点项目,发表期刊论文50多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20多篇,获专利授权10余项。教学方面,主讲本科生课程”环境评价”,参讲研究生”环境系统工程”等课程,发表教学论文1篇。”环境评价”课程先后获得了上海市重点课程(验收优秀),校一流课程,优质课程,思政课程建设等良好成绩。

    “环境评价”是环境类专业开设的重要的综合性课程,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实践性和实用性。结合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宽口径、复合型”环境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环境评价”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学习成果为导向,构建多角度教学目标、多样化教学手段和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的“多维立体式”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围绕“知识传递—融会贯通—拓展创造”的梯度渐进目标,强调知识维、能力维和价值维三维立体结合,注重“交叉融合”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开拓学生的全局意识和国际视野,为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素养的科学研究、工程应用和战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基础。

李彭:工程类学科概论课程的“降维”教学探索

    李彭,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技术和环境微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国家重大水专项子课题等多项国家级重点项目,发表期刊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9篇。教学方面,参讲本科生课程”给水排水工程概论”,”ET创新实验课”。作为骨干教师完成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线上教学学情变化对学习效果影响研究”,曾获上海交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

    “给水排水工程概论”是一门面向环境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开设的工程类专业选修课。针对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感觉到课程内容繁杂,难于把握主线;不清楚如何运用所学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对学科前沿、国家需求和新工科发展缺乏清晰认识等问题。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引领下,提出“降维”式教学创新设计,并进行实践探索。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自驱力,构建学生进行延展学习的知识框架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培养本学科工程思维与视角为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方面,把繁杂的课程内容重构为“知识地图”、“兵器库”、“新工科接口”和“工程视角”等要素;结合专业知识自然融入课程思政,激发学生专业自豪感、树立家国情怀和工程伦理素养。在教学方法方面,顺应学生认知特征,采用灵活运用教材、结合生活案例、信息技术与互动式教学方法融合、虚拟仿真技术等多种教学方式。建立课堂测试、文献报告、课程设计、生生互评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多元化的考评模式。通过以上教学创新实践和探索,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激发了学习热情和专业使命感,达成了教学目标。形成的教学创新方法具有在工科类学科概论课程的教学中进行推广的价值。